摘要: 处方来源:《辨证录》卷三。组成:附子1钱,北五味1钱,熟地1两,葳蕤1两,山茱萸5钱。主治:近视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会约》卷二十。组成:甘草钱半,桔梗钱半,射干钱半,黄连(酒炒)钱半,牛蒡子(炒)钱半。主治:痘灌脓之时,喉肿生疮。用法用量:水煎,入竹沥服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麻症集成》卷四。组成:郁金、蝉蜕、牛黄、麦冬、甲珠、姜蚕、酒洗紫草、梅花蕊、凤尾草。主治:麻疹,火邪相搏,胃窍受邪,狂乱谵语,吐泻惊候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传信适用方》卷二。组成:地黄2斤(洗净,焙干),川椒1斤(去合口并目,焙干),苍术3斤(米泔浸3日,焙干)。主治:眼生黑花。用法用量:每服30丸,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,1日2次。服药旬日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鸡峰》卷十七。组成:牵牛6两,木香1两,槟榔1两,青皮1两,半夏曲1两,五灵脂2两,苏子3分。主治:支饮上乘,上气喘急,痰涎不利,咳嗽不得卧。用法用量:每服20丸,食后生姜汤送下。制备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惠》卷五十三。组成:栝楼根1两,麦门冬1两(去心,焙),甘草3分(炙微赤,锉),黄连3分(去须),赤石脂半两,泽泻半两,石膏1两。主治:消渴,心神虚烦躁闷。用法用量:每服30丸,以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朱氏集验方》卷六。组成:干姜(炮)1两,建茶1两。主治:休息痢。用法用量:每服30丸,食前米饮送下。制备方法:上以乌梅取肉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医门补要》卷中。组成:荆荠、蝉衣、桑叶、蕤仁、木贼草、石决明、谷精草、白菊花、青葙子。主治:目生翳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