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处方来源:《鸡峰》卷十一。组成:五味子1两,紫菀1两,赤茯苓1两,槟榔半两,枳壳半两,桔梗3分,大腹皮3分,白术3分,贝母1两,人参1两,甘草半两。主治:肺虚气痞,咳嗽喘满,胸膈不利,痰涎呕逆,不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千金》卷二十一。别名:栝楼根散组成:大栝楼根。主治:消渴。用法用量:每服方寸匕,水送下,1日3-4次。亦可作粉粥,乳酪中食之,不限多少,取愈止。制备方法:深掘大栝楼根,厚削皮至白处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一四三。组成:韭根(晒干)1两,蜀椒(去目并闭口,炒出汗)1两,野李根1两,蛇床子1两,续断1两,芜荑仁1两,皂荚白皮1两,松脂1两,白矾半两。主治:诸痔瘘出脓水,疼痛不止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医学传灯》卷上。组成: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甘草、干葛、赤芍、紫苏、川芎、山栀、苍术、续断、枳壳、木瓜。主治:风湿轻者,脉浮弦细,浑身酸软无力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百一》卷十三。组成:乳香3钱(研),没药3钱(研),虎胫骨3钱(酥炙黄),当归3钱,川椒3钱(去目),败龟壳3钱(酒蘸,炙黄),赤芍药3钱,雀李根3钱(取皮),川芎3钱(极大者),自然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惠》卷九十六。组成:粳米2合,桃仁1两(去皮尖双仁,研)。主治:上气咳嗽,胸膈伤痛,气喘。用法用量:以桃仁和米煮粥。空腹食之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直指》卷八。别名:荆芥汤组成:荆芥、苏叶、木通、橘红、当归、桂、石菖蒲各等分。主治:失音。用法用量:每服4钱,水煎服。制备方法:上锉。附注:荆芥汤(《医统》卷四十六)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