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医学纲目》卷二十六引丹溪方。组成:海蛤粉(研细)、胆星、杏仁、诃子、青黛、皂角荚。主治:久嗽。用法用量:姜汤送下。制备方法:上为末,姜汁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附注:本方方名,《中国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中医皮肤病学简编》。组成:菊花62g,海藻62g,三棱62g,蚤休62g,制马钱子62g,银花93g,漏芦93g,马蔺子93g,山慈菇93g,蜈蚣31g,首乌125g。主治:皮肤癌。用法用量:每g生药约作10丸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组成:当归4两,白芍药4两,肉桂1两,附子1两,天门冬8两,生地8两。主治:阳虚内寒。制备方法:前4味为末,天地煎膏为丸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千金翼》卷五。组成:丁香1两,麝香半两,白檀半两,沉香半两,零陵香5两,甘松香7两,藿香8两。功效:香身。用法用量:上药先捣丁香令碎,次捣甘松香,合捣讫,乃和麝香合和。浥衣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普济方》卷三一五。组成:白芷1两,木鳖10枚,蓖麻10枚(去壳,每个作2-3块),竹茹1两,柳条10茎(长1寸),没药、乳香(夏1两,秋半两,冬2两)、白胶香6两。主治:闪肭,并寒湿疼痛,一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外科传薪集》。组成:姜黄1斤,白芷1斤。主治:火湿毒。用法用量:敷患处。制备方法:上为末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古方汇精》。组成:松香、夏果、刘寄奴各等分。功效:止血,定痛,生肌。主治:一切跌破,血流不止,及刀斧所伤。用法用量:掺伤处。制备方法:上为细末,和匀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症因脉治》卷一。组成:桑白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、黄芩、柴胡、钩藤、苏梗、桔梗、山栀。主治:恼怒伤肝,木火刑金,内伤腋痛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