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坐产 产科学名词古代产妇分娩的体位。杨子建《十产论》:“坐产者,言儿之欲生,当从高处牢系手巾一条,令产母以手攀之,轻轻屈坐,令儿生下。不可坐,抵儿生路。”现已不用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诊 ①诊断,诊察《素问·阴阳应象论》:“以治无过,以诊则不失矣。”《灵枢·玉版》:“如饮酒使人醉也,虽勿诊,犹可知矣。” ②诊断部位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愿闻其诊及其病能。岐伯曰:肺风之状……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志意 生理学名词指精神意识活动中有关控制和适应的能力。《灵枢·本脏》:“志意者,所以御精神,收魂魄,适寒温,和喜怒者也。……志意和则精神专直,魂魄不散,悔怒不起,五脏不受邪矣。”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珍珠毒 病名指舌上起物如珠,先赤紫后黄白的病证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:“此症小儿饮甘甜热物,或母喜饮,或因胎中受热,或因火毒犯心经所致。”证见舌上起有珍珠样物,色先赤紫而后黄白,疼痛剧烈难忍。治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指压法 推拿手法名以手指用力按压穴位。常用的方法有两: ①滑动指压法:用较强的压力抵紧穴位,然后顺着定的方向反复滑动。 ②持续指压法:以中等强度的压力持续抵压穴位,手指不滑动。参见按法、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真虚假实证 证名正气极虚之时,反见实证的假象。如内脏气血不足,运化无力,出现腹满、腹胀、腹痛、脉弦等类似实证的现象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至虚之病,反见盛势。……如病起七情,或饥饱劳倦,或酒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诸痫瘖 病证名指小儿痫证发作后,发音不出。《婴童百问》:“喉气之道路,风伤其气,以掩其道路之间,抑亦血滞于心,心窍不通所致也。”治宜豁痰开窍,用猴枣散,并针刺哑门、内关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足跟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足跟部者。出《外科证治准绳》卷四。因涉水、局部外伤,或湿热流注郁结,或脏腑积热所致。初起时,证见局部肿胀、红紫疼痛,若破溃则脓水淋漓而难敛。或其局部状如兔咬者,或疮深达于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