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震颤法 针刺手法名指捏持针柄作小幅度快速振摇的手法。有促使得气及增强针感的作用。《神应经》:“持针细细动摇,进退搓捻其针,如手颤之状,谓之催气。”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趾骨伤 病名指脚趾骨之伤折者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八。因跌扑,压扎所致。症见局部肿胀,疼痛,可见有畸形或闻及骨声,功能活动受限。治宜在麻醉条件下手法复位,夹缚固定。恢复初期应以活血祛瘀消肿主,可内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郑克荣(1874-1956年) 近现代医家浙江金华人。擅长骨折整复,重视手法与药物结合治疗,于头部损伤效果尤著。当地名医。其门人将其经验总结而成《骨伤与穴位损伤诊治》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珠中气动 病证名《张氏医通》卷八详述其状:“视瞳神深处,有气道,隐隐袅袅而动,状若明镜远照一缕青烟也。……动而定后光冥者,(眼)内证成矣。”似今之玻璃体混浊。因头风痰火所致。治宜清热化痰,方选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燥者濡(rú,音儒)之 治疗法则之出《素问·至真要论》。指燥证要用滋润的方药治疗。燥证有内燥、外燥之分。内燥是属于内脏津液亏损的病证,治宜滋阴润燥;外燥秋天燥气所伤,又分温燥、凉燥两,温燥宜清宣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钟延 明代医生字恒国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精医术,治病不拘于成方,视病之深浅,体之强弱,自出新意,常奏效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中空 经穴别名即中髎穴。《针灸成·胜玉歌》:“腰痛中空穴最奇”。注:“‘中空’穴,以肾俞穴量下三寸,各开三寸是穴。灸十四壮;向外针寸半。此即膀胱经之中髎也。”所说分寸有误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赵莹 宋代医家字德修。从友人处得《产乳备要》,将家藏旧本加以校正,增附杨子建《七说》及《产论》,集《增校产乳备要》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