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枕骨 ①骨名又名后山骨、玉枕骨、乘枕骨、后枕骨。详后山骨条。 ②窍阴(头)穴之别名。见《类经附翼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乳突后上方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真热假寒证 证名内热炽盛而外见寒象的证候。即阳证似阴。因内热过盛,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阳极反能寒厥,乃内热而外寒,即真热假寒也。假寒者,火极似水也。凡伤寒热甚,失于汗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治则 治疗疾病的法则是指导各具体治疗方法的总原则。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:“无失色脉,用之不惑,治之则。”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,通过四诊,根据具体病证制订的治疗原则,对临床治疗立法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子痛 病名 ①见周登庸《续广达生篇》。指妊娠腹痛。 ②徐灵胎《女科指要》:“妊娠心痛而风痰冷饮交结于胃之上口,名曰子痛。”则指胃脘痛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重见时 子午流注针法用语又称日干重见。按干支记时,每十时辰又重复见到同天干。如甲日于甲戌时开穴,后十个时辰甲申,重见甲。乙日于酉时开穴,后十个时辰为乙未,重见乙。本法规定,阳日重见时,取三焦经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足趾丛毛 指大敦穴《千金要方》:“魇,灸两足大指丛毛中各二七壮。”足厥阴肝经即起于“大指丛毛之际”。丛,作“聚”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