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惠》卷三十六。组成:磁石2两(烧令赤,以醋淬7遍,捣碎研,水飞过),鹿茸2两(去毛,涂酥炙微黄),附子1两半(炮裂,去皮脐),菟丝子2两(酒浸3日,晒干,别捣为末),牡蛎粉1两半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集成良方三百种》卷下。组成:青黛、牙消、蒲黄、硼砂、朱砂(飞净)、生甘草末、枯矾各等分,冰片少许。主治:红白口疮及喉症。用法用量:吹患处。制备方法:共研细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普济方》卷二九二引《鲍氏方》。组成:桃枝1握,柳枝1握,桑枝1握,槐枝1握,皂角枝1握。功效:止痛。主治:瘰疬发毒,脓血瘀肉。制备方法:上锉细,麻油10两,煎至8分,净入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卫生总微》卷十二。组成:吴茱萸、胡黄连(锉碎,用鳖血浸1宿,同吴茱萸炒令干焦,去茱萸不用)、白芜荑仁、柴胡(去芦)各等分。主治:小儿诸疳。用法用量:每服10丸,熟水送下,不拘时候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医学心悟》卷三。组成:百药煎5钱,硼砂1钱5分,甘草2钱。主治:咽痛。用法用量:每服1钱,米饮调,食后细细咽之。制备方法:上为末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千金》卷十六。组成:半夏1升,生姜8两,前胡4两,茯苓5两,甘草1两,黄芩2两,人参2两,杏仁3两,枳实3两,白术5两(一方用栀子仁2两)。主治:胸中客热,心下烦满,气上,大小便难。用法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三因》卷十六。别名:薄荷煎组成:薄荷自然汁、白蜜各等分。主治:舌上生白苔,干涩,语话不真。用法用量:先以生姜片蘸水揩洗竟,敷之。良。附注:薄荷煎(《医统》卷六十四)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