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医学探骊集》卷六。组成:牛胆1个,川军3钱(研,拣细者)。主治:小儿火热上炎,咳嗽作喘。用法用量:若与小儿服时,每1岁服吉豆大1块,2岁服元豆大1块,3岁服饭豆大1块,俱用滚水调服。制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石室秘录》卷一。组成:当归3钱,白芍3钱,枳壳1钱,槟榔1钱,甘草1钱。主治:痢疾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一八八。组成:楮白皮(微炙,锉,切)3升。主治:脚气。用法用量:上以水3升,煎取1升半,去滓澄清,入白粳米1合,淘净煮粥。空心温食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卷五。组成:香附(6制泔浸,姜汁炒、醋炒,童便浸,焙燥,红花汁煮,细磨为末)、当归(姜汁拌炒)、川芎、白术、秦艽、川断、远志、红花、白芍(酒炒)、丹皮、丹参、熟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外台》卷二十八引《集验方》。组成:桃东行枝白皮1握,珍珠1两,栀子仁14枚,生姜2两,当归3两,桂心3两,附子1两(炮),香豉5合,吴茱萸5合。主治:中恶心痛,胸胁(疒丂)痛。用法用量:上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九。组成:磁石(性紧者)4两。主治:消渴后成痈疽。用法用量:以水5升,瓷器中煮取4升,候冷,多少旋饮之,不拘时候。制备方法:上杵碎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鸡峰》卷十二。组成:草豆蔻(醋和面裹煨熟,去面和皮用)1两,肉豆蔻仁1两,陈皮1两,陈粟米(以生姜汁浸1宿,焙干,取末)3两,甘草半两,干姜半两。功效:和养脾胃,消进饮食。用法用量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松峰说疫》卷二。组成:白粳米1碗,葱头(连须)20根。功效:取汗。主治:时瘟无汗者。用法用量:加水煮粥。滚服。用药禁忌:曾出汗者不用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