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处方来源:《痘疹会通》卷四。组成:人参、黄耆、半夏(制)、甘草、川芎、蝉退、陈皮、归身、桔梗、淫羊藿、云茯苓。主治:痘疹8-9日不成浆者。用法用量:加生姜、大枣,水煎服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惠》卷九十七。组成:生地黄汁3合,粳米1合,好酥半两。主治:骨蒸劳瘦,日晚寒热,咳嗽唾血。用法用量:以水1大盏,先煮米欲熟,加地黄汁,次下酥,候粥熟,温食之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普济方》卷九十三。组成:苍术(去皮,米泔浸)、悬钩子叶(9蒸毕,再9晒,酒制)、何首乌、苍耳叶各等分(同制)。主治:风湿,左瘫右痪,但起不得。用法用量:每服50丸,温酒送下。制备方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惠》卷三十七。别名:瓜蒂膏组成:陈瓜蒂1分。主治:鼻中息肉。用法用量:以羊脂和少许,敷息肉上,日3次。制备方法:上为末。附注:瓜蒂膏(《普济方》卷五十六)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惠》卷九十二。别名:葱白汤组成:葱白2茎,木通半两,冬葵子半两。主治:小儿小便涩少,妨闷不通。用法用量:以水1大盏,煎至5分,去滓,量儿大小,以意加减服之。制备方法:上细锉。附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鸡峰》卷二十四。组成:白矾(枯)、黄丹(炒赤)各等分。主治:痫。用法用量:每服30丸,熟水送下,不拘时候。制备方法:上为末,以猪心血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医方易简》卷九。组成:陈仓米(生)1斤,白背木耳(生)1斤,蜂蜜(生)1斤。主治:一切痔疮漏管。用法用量:每服4-5钱,空心开水送下。服至3-4月,痔管自然脱落,其病如遗。制备方法:仓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外科枢要》卷四。别名:参术补脾汤组成:人参2钱,白术2钱,黄耆(炒)2钱5分,茯苓1钱,陈皮1钱,当归1钱,升麻3分,麦门冬7分,五味子4分,桔梗6分,甘草(炙)5分。功效:补脾土以生肺金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