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处方来源:《普济方》卷二八四。组成:穿山甲(用蛤粉炒焦,取甲)1两,木香半两,白丁香1分。主治:发背痈疽,未有赤肿大痛。用法用量:每服2字,栝蒌酒调下,不拘时候。制备方法:上为细末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朱氏集验方》卷三。组成:川楝子25个(锉肉,作5份,一份茴香炒,1钱;1分陈皮炒,2钱;一份黑牵牛炒,2钱;一份神曲炒,2钱;一份巴豆5粒,炒,除去巴豆,或破故纸2钱代用)。主治:钓肠病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医学集成》卷二。组成:黄耆、焦术、半夏、砂仁、炮姜、故纸、益智。主治:少阴寒证,背寒踡卧,咽痛腹痛,肢冷下利,脉沉细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组成:熊胆1分许,冰片少许。主治:耳内痛引脑项。用法用量:凉水5-7茶匙化开,滴入耳内,其冷如冰,其痛立止。少时倾出,2-3次痊愈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二。组成:生姜4两。功效:开胃口,令人能食。主治:脚气,上气闷绝者;中暑。用法用量:上和皮捣取自然汁,早晨取半合,以温汤半合和服之,每如人行10里1服,1日3次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组成:藿香、厚朴、广皮、半夏、干葛、竹茹、麦芽、白茯苓。主治:胃有痰涎,呕吐酸水。用法用量:水煎服。加减:胃火旺,加川连,冲芦根汁服;胃寒,加生姜;胃燥,加天花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处方来源:《急救应验良方》。组成:真障香(切片,火上炙,去油)、荔枝核、血竭各等分。功效:续筋接骨。主治:金疮断指。用法用量:敷患处。制备方法:上为细末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