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中守 经穴别名《千金要方》:“腹胀满绕脐结痛,坚不能食,灸中守百壮,穴在脐上寸,一名水分。”后《类经图翼》等书列作水分穴之别名。见该条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指留 针刺手法名指留针。《针灸成》列作十二手法之。“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,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,少时方出针也。”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周述典 清代医家字徽五。四川永川人。学宗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,医术精良,治病效。著有《疫痧会编注释》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针麻诱导期 针麻术语指针刺麻醉过程中,从针刺入穴位后获得针感,到达到手术镇痛效果的段时间。一般以15-30分钟宜。时间的长短与所用穴位的特点和刺激方法有关。若针刺穴位在神经干或支上时间可稍短,如针刺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正副夹缚法 正骨技术骨折治疗之整复固定法之。见《证治准绳·外科》卷六。该法适用于四肢肌肉较丰厚部位骨折整复后之外固定。正夹板一般用杉树皮制成;副夹板用竹片制成。正副夹板均宽约2公分,厚0.2公分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足窍阴 经穴名《灵枢·本输》原名窍阴,《圣济总录》名足窍阴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井(金)穴。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,距趾甲角0.1寸。布有趾背神经,趾背动、静脉和趾底动、静脉形成的动、静脉网。主治偏头痛,目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瘀血发热 病证名指发热因于瘀血所致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内伤瘀血证发热状类伤寒》谓:“凡跌仆损伤,或被人踢打,或物相撞,或致挫闪,时不觉,过至半日或一二三日而发者有之,十日或半月一月而发者有之。一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郑钟寿(1806-1863年) 清代医生字祝三。安徽歙县人。世业喉科,郑承洛之五子。与其兄钟泰皆承父业,名噪方。著有《医案》卷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