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贲豚 病名亦作奔豚、贲肫,又称奔豚气。其证从少腹上冲心下或咽喉,如豚之奔走,故名。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“肾之积,名贲豚,发于少腹,上至心下,若豚状,或上或下无时,久不已,令人喘逆,骨痿,少气。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溏泄 病名出《素问·至真要论》等篇,又有濡泻、濡泄、鹜溏等名。通常泛指水泻或大便稀溏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岁木不及,燥乃大行,民病中满,胠胁痛,少腹痛,肠鸣溏泄。”由受寒或饮食不洁等因素酿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蝼蛄漏 病名 ①指颈部因瘰疬而成漏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四:“蝼蛄漏者,……始发之时,在于颈上。”该病初似隐疹,瘙痒,后肿块破溃,形成漏管。相当于颈部淋巴结破溃所致的窦道等。 ②《外科启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踝骨 骨骼部位名俗名孤拐骨。指踝关节处的骨性隆起。内侧的称内踝,是胫骨的下端,外侧的称外踝,是腓骨的下端。又古代手腕两旁的圆形高骨(尺骨茎突和桡骨茎突)亦名踝骨。杨上善说:“足胫骨与足腕骨相属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闵芝庆 清代医家号松筠馆主人,江苏吴县人。于医学颇有深研,尤其是对伤寒,有研究,尝著《伤寒明理论删补》、《伤寒阐要编》,现在日本有刊本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厥聋 病名系指突然致聋的病证。《仁斋直指方》:“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,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,则脏气逆而厥,厥气搏入于耳,是为厥聋。”应结合全身情况施治。参见暴厥而聋条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