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14健康网 >> 营养价值

历史版本1:茶树菇 返回词条

别名:茶菇、油茶菇、神菇。

茶树菇茶树菇

英文名:Agrocybe Aegerila
科属: 茶树菇属伞菌目,粪伞科,田蘑属。
茶树菇,又名茶薪菇柳松茸。一种菌类植物,蘑菇的一种。
茶树菇色泽美观、营养丰富、均衡;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烹饪方式,其风味均不变。

茶树菇属伞菌目,粪伞科,田蘑属,又名茶菇、油茶菇、神菇。菌盖初生,后逐平展,中浅,褐色,边缘较淡。菌肉白色、肥厚。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,初褐色,后浅褐色。菌柄中实,长4~12厘米,淡黄褐色。菌环白色,膜质,上位着生。孢子卵形至椭圆形。

目录

[显示全部]

形态特征及品种回目录

茶树菇茶树菇

子实体单生,双生或丛生,菌盖直径5-10cm,表面平滑,初暗红褐色,有浅皱纹,菌肉(除表面和菌柄基部之外)白色,有纤维状条纹,中实。成熟期菌柄变硬,菌柄附暗淡粘状物,菌环残留在菌柄上或附于菌盖边缘自动脱落。内表面常长满孢子而呈绣褐色孢子呈椭圆形,淡褐色。菌盖初生,后逐平展,中浅,褐色,边缘较淡。菌肉白色、肥厚。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,初褐色,后浅褐色。菌柄中实,长4~12厘米,淡黄褐色。菌环白色,膜质,上位着生。孢子卵形至椭圆形。茶树菇与杨树菇,柱状田头菇、柱状环锈伞柳菌柳环菌贵州云南)、柳松茸(日本与中国台湾省)属于同一物种。但杨树菇、柱状田头菇、柱状环锈伞、柳菌、柳环菌(贵州、云南)、柳松茸(日本与中国台湾省)等品种,与茶树菇在形态、品质上有较大差异,茶树菇在风味,香气,食、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等方面,明显优于杨树菇等品种。

主要成份回目录

茶树菇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,特别是含有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葡聚糖菌蛋白碳水化合物

茶树菇茶树菇
营养成分,其菇柄脆嫩爽口,味道清香。还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 元素,如等元素都高于其它菌类,中医认为该菇具有补肾利尿、治腰酸痛、渗湿健脾、止泻等功效, 是高血压心血管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。其味道鲜美,脆嫩可口,又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,是美味珍稀的食用菌之一。   

茶树菇营养丰富,蛋白质含量高达19.55%。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,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.49%,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丙氨酸。总氨基酸含量为16.86%。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,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等矿质元素。中医认为,该菇性甘温、无毒,有健脾止泻之功效,并且有抗衰老、降低胆固醇、防癌和抗的特殊作用。

生长习性

 春秋两季群生和单生在茶树根部及腐朽洞内。外形类似“鸡纵”,常被人们误称“鸡纵”,野生产量较少,十分珍贵。

茶树菇茶树菇

茶树菇人工栽培历史极短,科研人员对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,但从茶树菇在自然界中的分布,以及其生长的基质,就可以初步了解它的生物学特性

营养条件: 因为食用菌没有绿叶素,只能依靠同化有机物为生,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,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类以及生长素物质。茶树菇的碳源主要来自于各种植物性原料,如: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茶饼粉等。菌丝又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,利用木质素能力较差,利用蛋白质能力极强,茶树菇所吸收的碳素大约只有20%左右被用于合成细胞物质,80%被用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被氧化分解,因此在茶树菇的生命活动中,对碳素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最大。

温度:茶树菇的生长发育只有一定的温度下方能进行,菌丝生长的温度是10-34 ordm;C,耐低温性能比较明显,-5 ordm;C时,6小时方能恢复生长,40 ordm;C以内四天不会死亡。它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4-28 ordm;C,子实体形成的温度是10-34 ordm;C,最适温度是22-28 ordm;C,出菇期不受温度刺激。

水分:水分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。细胞内含有充足的水分,才能维持一定的紧张度,赋予菇类一定特征性的形态外观。水又是菌体细胞内最主要的溶媒,菌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,必须溶解到水中,才能被菌丝细胞吸收利用,同时细胞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。因此水对菇类生理作用是很重要的。茶树菇培养料含水量一般在70-75%左右。菌丝培养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5-70%最好,出菇时要求环境相对湿度达到90-95%,若低于70%,菌盖外表变硬甚至发生龟裂,低于50%以下,会停止出菇,已分化的幼蕾,也会因脱水而枯萎死亡。

茶树菇茶树菇

光照:茶树菇不同于一般的绿色植物,没有叶绿素,不能进行光合作用,因此,不需要直射阳光,但在生长中保持一定的散射光是很有必要的,菌丝培养阶段不需光照,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完成它的生活史。出菇阶段要求慢射光刺激,300-500IX最为合适,没有照度表的情况下,做到三分阳七分阴。

空气:同其它生物一样,食用菌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,排出二氧化碳,茶树菇在整个出菇阶段,需要氧气,但要求不高,局部的二氧化碳较高,有利用菌柄变长,产量较高,生长环境要求空气新鲜,CO2浓度在0.03%以下。

PH值: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反对数,通常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。 茶树菇偏碱,中性,PH值5.5-6,在弱碱环境也能正常生长,内部的PH值变化不大,菌丝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少量的。

分布范围 回目录

茶树菇主要分布在北温带,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,热带地区却罕见,极冷极热的气候条件都不适合茶树菇的生育,茶树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养方法来进行栽培。

茶树菇茶树菇


茶树菇在自然条件下,生长于小乔木油茶林腐朽的树根部及其周围,生长季节主要集中在春、夏之交及中秋前后。砍伐老林后的再生林中较多发生。由于油茶树木质坚硬,腐朽速度慢,因此茶树菌丝体的生长周期特长。据调查,野生茶树菇的发生往往受上一年降水量的影响。即上一年的降水量多,第二年3月份前又是适量的降水,那么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就会有大量的茶树菇发生。如果第一年降水较少,第二年3月份也比较干旱,那么即使第二年四五月份降水较充沛,茶树菇的发生也较少。正是由于发菌时间长,有利于菌丝聚集能量和蓄积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充足营养物质,才形成了营养丰富、清脆爽口、味道鲜美、口感极佳、外形美观、香气独特的菇中珍品――茶树菇。油茶分布于酸性红壤 和黄壤的中南亚热带常绿叶林带,是中国主要油料经济作物之一。其果实油茶籽含有丰富的油脂――茶油。茶油芳香纯正,沁人心脾;其另一类果实――茶树菇,香味物浓,为“菇中之王”。

油茶分布的范围,包括江西、福建的武夷山区,等省的山地和丘陵,云贵高原黔桂山地。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为10~20,但大部分在18以上;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4以上,南部可达10。一般冬季均无严寒,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。年降水量大部在1500毫米以上。气候温暖湿润,土壤肥沃,四季云雾缭绕,有利于油茶树枯干的腐朽,极宜于茶树菇菌丝的生长发育和优质菇的形成。正是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,才造就了茶树菇这上难得的山中珍品。

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回目录

栽培季节安排:茶树菇出菇温度相对较广,生育期也较长。我州的气候特点决定,只要处理好冬季加温问题,可以周年种植。

茶树菇茶树菇


栽培场所的选择:茶树菇袋栽可在室内搭架进行,也可在室外搭建塑料荫棚栽培。
  
1.塑料荫棚的建造。以东西向搭建,宽度以层架排放2~3排为宜。一般棚宽5~7米,棚长25米左右,不超过40米,棚边高2米,中高3.5米,可用毛竹或木料做柱子,棚顶可用毛竹片做拱蔑或用木条,棚顶每隔3~5米设一个通气筒,在南北向安装80~100厘米宽的门。在棚顶及棚的四周盖上8丝厚的塑料薄膜,在棚顶盖上稻草或茅草,起到隔热与保温作用。在棚四周可用草帘或遮阳网遮阳。连座的菇棚一般相隔1米。
  
2.搭架。一般层架宽140~150厘米,两边不设通道的层架宽不超过70厘米,以伸直手能操作为宜。层距:每层相距50~60厘米,底层离地面20~30厘米。每隔2米立一层架,层架之间用木条或竹秆相连,而后排放竹片或木条。每排层架之间要设通道,一般距离70厘米。

栽培方法: 栽培方式目前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,水培法也试验成功。

栽培材料: 凡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
茶树菇茶树菇

产品下脚料,茶饼粉、杂木屑、玉米芯、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茶树菇,但以茶籽壳茶籽饼加入培养料生产出的产品香味、色泽、药用价值都不失天然特殊风味。木屑以阔叶树木最好,如杨树、柳树等栽培茶树菇产量较高,菌丝生长较快。不管采用哪一种木 屑都以陈旧的比新鲜的好,要把木屑堆于室外,长期日晒雨淋,让木屑中的树脂挥发及有害物质完全消失。未经堆积的木屑,栽培茶树菇菌丝生长慢,产量低。其配方中加入棉籽壳,营养丰富,蛋白质、脂肪含量较高,制作的培养基通气较好,可提高产量近一倍。

拌料装袋: 先将棉籽壳粉碎成米粒大颗粒状,先一天用1-2%石灰水浸泡10-14小时,捞起后,加入其它培养料拌匀装袋,茶籽饼需粉碎成粉末状,拌入其它培养料内装袋灭菌。各种培养料最好是80-90目,旧料比新料好,棉籽壳要提前一天加水搅拌,堆积、覆盖薄膜,使其吸水均匀,第二天再加入辅料,充分拌匀,含水量应掌握在70-75%以内。料拌好后,即可装袋(袋子规格32×15或40×17-18cm,5丝米的聚丙稀薄膜制成),装袋时要求光滑均匀,而且要装紧,再用扎口线扎紧,送入灭菌灶内灭菌。

灭菌、接种、培养回目录

灭菌:装袋完毕,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净菌袋表面,便可进锅灭菌。高压灭菌要求温度在115公斤压力下灭菌3小时,常压灭菌需温度在100 ordm;C后再保温100 ordm;C,维持10-12小时。

茶树菇茶树菇


接种:首先应选择质量好,菌龄不超过80天的适龄菌种,接种时的菇筒的余温不能超过36 ordm;C,否则易烧死菌种,造成不萌发菌丝的现象。温度低于30 ordm;C后,将菇筒放入接种箱内,再将各种接种器械经75%酒精消毒后(一般各种器械用酒精棉擦二遍)放入接种箱内一起用消毒粉消毒15-20分钟,可开接种,接种时袋口要靠近酒精灯火焰处,袋口朝下,除少量菌种接入洞内,大部分菌种放在培养基表面,然后扎紧袋口,一瓶生产种可接菌袋20-25袋。

培养:接种后速将菌袋放入培养室的菇架上培养(培养室内放入菇筒的前三天应做好消毒灭虫的前期工作,否则容易感染杂菌及病虫害;菌袋立着放比较好,20天以后应堆起,横着放,底对底,一般应放5-6层为宜),室内应保持23 ordm;C左右。相对空气湿度应保持不超过65%左右。室内光照不能太强,应在黑暗下培养,以免一面发菌,一面出菇的现象出现,早晚通风,勤打扫,特别注意防鼠害,以免感染其它杂菌,造成严重损失,菌丝生长经30天左右,可解开扎口线,进入少量空气,使其更快成长。一般,温度适宜,在60天左右,可开袋出菇。

常见病虫害及预防回目录

病虫害防治

茶树菇茶树菇


茶树菇在整个食用菌当中属中温偏高菌类,病虫害尤为严重,且茶树菇又属高营养物质,在配置培养基时,比其它菇类培养基营养相对偏高,为病虫杂菌的繁殖提供更为有益的物质基础。因此,生产管理中稍有疏忽,往往造成病虫杂菌的危害,轻者减产,重者无收。茶树菇病虫害防治应遵循“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”的原则,坚持采用物理防治、农业防治、生物防治方法,进而生产出优质、高产的无公害农产品。

对于茶树菇,主要以防为主,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消毒工作,发现杂菌及时处理,因为茶树菇出菇的气温较高,菌科蛋白质较高,容易发生虫害,最好方法是人工捕捉,万不得以用0.1%菌合脂或迷灭丁加水喷射,可以完全根治,但要注意浓度不要过高,使菇蕾中毒、腐烂,造成损失。

常见病虫杂菌

1、青霉:一般接种六到十天后菌筒出现黄豆大青绿色毒点,以后慢慢扩大并阻碍茶树菇菌丝生长,严重时可杀死茶树菇菌丝,主要原因是菌种不纯、带杂,接种消毒不严造成接种污染,消毒灭菌时间不够,培养基杂菌胞子没有杀死,接种后慢慢恢复生长。

茶树菇茶树菇


2、白霉:菌丝恢复生长后,有一层稀疏的白色菌丝,在茶树菇菌丝前面或一边开始生长,象绒毛状阻碍茶树菇菌丝生长,主要原因是:空气温度大杂菌、孢子系数增高,造成接种消毒困难,接种场地空气流动过大,造成外界空气吹进箱体,菌种不纯,封口不严。

3、链胞霉:接种二到三天后从袋口或破损部位长出粉红色状孢子,随风在空中飞扬,此杂菌传播速度极快,特别是在高温度湿天极易发生。防治措施: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,加强通风换气,降低菇房湿度,破损菌筒及时处理;发现有个别感染时,轻轻拿到远处深埋,以防传播。实践证明柴油对此杂菌有抑制作用。

4、绿霉:菌筒在走菌期或开口后从口上开始出现绿色斑块,以后迅速扩大,整筒变成墨绿色,整个菌筒报废。主要原因:环境条件太差,杂菌系数过大,温度过高35℃以上,开口时高温高湿通风不良,菌种抗杂能力弱。

5、虫害:为害茶树菇最严重的虫害为菌蚊,它平常栖息在各种环境之中,开口后钻入菌料之口开始产卵繁殖,使菌筒丝吃空,菌料变黑,菌蚊繁殖速度极快,25℃气温5—7天繁殖一代,造成茶树菇产量大面积减产。防治措施:搞好环境卫生,在门窗等通风处装双层纱布,并定期喷上菊脂类杀虫剂,室内装上网格小一点的频振式杀虫灯,进行灯光诱杀,防治菌蚊效果好。

加工与保藏回目录

干制原理

茶树菇茶树菇

鲜菇经过干制处理之后,借助热力作用,将组织中的水分减少到一定的限度,使制品中所含可溶性物质的浓度相对提高,尽快降低菌类细胞的活性乃至酶失活,从而降低或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,使产品得以较长时间的保存,不致于发生腐烂变质,并有可能保持菌类的良好品质。

烘烤技术

茶树菇一般采用烘烤法干制,烘烤技术与干制品质量密切相关。鲜菇采摘后,最好用阳光先晒半天,按大小分开,除去杂物、蒂头,再将茶树菇的菌褶向下,排放在烤盘上,送到烤房烘烤。温度由低到高,温度过低会使产品腐烂变色,温度过高会把产品烤焦。一般要求烘烤前将烤房预热到40-45 ordm;C,进料后下降30-35 ordm;C。晴天采收的菇较干,起始温度可高一点,雨天采收的菇较湿,起始温度应低一点。随着菇的干燥缓慢加温,最后升到60-65 ordm;C,勿超过75 ordm;C,整个烘烤过程,视产品种类与干湿度总需6-10小时。另外,烘烤过程中要勤翻动检查,随着菇的干缩进行并盘和上下调换位置。烤到菇体含水量13%以内(菌柄干脆易抖断)时取出密封保藏,该菇易返潮,应放于干燥处保存,这样的干制品,菌盖保持原有特色,菌褶全淡黄色,香味浓。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质量,扩大出口外销,不断提高经济效益。

出菇管理

茶树菇茶树菇

菌袋长满菌丝后,再过10天左右,积温度在1600-2000度时可搬入事先经消毒灭虫的大田棚内,也可在室内,再将菇筒用0.5%PP粉液体冲洗干净菌袋表面的灰尘及细菌,干后用刀片在接种口即菌袋顶部割开一寸左右小口,盖上薄膜,保持温度在20-28 ordm;C左右,相对空气湿度85-90%以内,开口后十几天,不能直接喷水,以免感染杂菌,开口五天后,湿度过高,早晚通风可长一点,一般10-15分钟,湿度过低,可在旁边喷水提高湿度。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阶段料面颜色起变化,初期出现黄水,表面有深褐色的斑块。接着出现小菇蕾,只要温度湿度适合,一般开袋后15-20天内开始出菇。从菇蕾采收一般需要5-7天。第一期出菇时不须过多喷水。采收第一期菇后应停止喷水5-6天,任其恢复菌丝生长,为下期出菇积累营养。15天后再逐步提高温度到第二期菇长出,时间间隔约需5-15天。以后按以上管理方法,再出第三期菇,采摘三期菇后,如菌袋干燥失水,可开袋喷水,增加湿度,还可出二期菇。只要管理得当,一般每袋可出鲜菇3-4两,干菇0.025-0.04斤左右。生物效率高达80-90%。

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回目录

茶树菇又名茶薪菇,柱壮田头菇,杨树菇,柳松菇,欧洲人称杨鳞耳,日本人称柳松茸。是一种高蛋白,低脂肪,无污染,无药害的高档珍稀食用菌。

茶树菇茶树菇

青睐茶树菇味道独具一格,鲜食脆嫩爽口,盖肥柄嫩,味道鲜美。干品具有奶油饼干的浓香味。清香浓郁,烹炒褒汤,回味无穷。是家庭,宾馆宴席待客的上等佳品。深受消费者。

茶树菇具有三大功能。第一,营养功能,能提供蛋白质,脂肪,碳水化合物,维生素矿质元素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质。据国家食品质量检验中心测定,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4.2克,远高于肉类,蔬菜,水果。并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,尤其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含量特别高。其中对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具有促进作用的赖氨酸精氨酸占总量的9.4%。还含有抗癌多糖,10多种矿物质,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。

第二,嗜好功能,茶树菇色,香。味颇佳味道独具一格,鲜食脆嫩爽口,盖肥柄嫩,味道鲜美。干品具有奶油饼干的浓香味。清香浓郁,烹炒褒汤,回味无穷。是家庭,宾馆宴席待客的上等佳品。深受消费者青睐。

第三,生理机能,有保健药用功能,食后能参与人体的代谢,维持,调节或改善体内环境的平衡。茶树菇性平,甘温,无毒,有清热,平肝,明目的功效,可以补肾,利尿,渗湿,健脾,止泻,民间常用于治疗腰酸痛,胃冷,肾炎水肿,头晕,腹痛,呕吐等症。还具有降血压抗衰老和抗癌的特殊功能。因此被民间称为“神菇”。

美味菜肴回目录

咸蛋黄茶树菇

茶树菇咸蛋黄茶树菇

主料:茶树菇

辅料:咸蛋黄鸡蛋

调料:盐、白糖、淀粉

特色:膨松鲜嫩,咸香酥糯。

操作:

1、将茶树菇洗净放入开水中加盐煮3-5分钟,取出沥干水分,放入器皿中,加鸡蛋搅拌均匀,再撒上淀粉拌匀;

2、坐锅点火倒入油,待油热后放入拌好的茶树菇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,锅中留少许底油,放入咸蛋黄加盐、白糖炒散,倒入炸好的茶树菇炒匀出锅即可。

营养价值:茶树菇-茶树菇隶属真菌门,又名柱状田头菇、杨树菇、茶薪菇、柱状环锈伞、柳松茸等,原为江西黎川境内的

咸鸭蛋-白洋淀水域辽阔,气候温湿宜人,水生物繁多,是淀鸭优良的天然饲养场。鸭群生活在浅淀中。

干锅茶树菇

茶树菇干锅茶树菇


主料:茶树菇、小排黑木耳(茶树菇和木耳需要浸泡)

配料1:辣椒、蒜、生姜、花椒八角香草叶洋葱

配料2:料酒、盐、鸡精酱油、糖

做法:

1.锅里放油,放配料1,炒炒放小排。
2.喷料酒,放盐、鸡精、酱油。
3.加些水炖一会,放茶树菇及木耳。
4.水差不多收干,把它转移到了我新买的小锅子里,点上酒精

香辣茶树菇

茶树菇香辣茶树菇

主料:茶树菇半斤,肉丝2两

配料:干辣椒美人椒根据自己口味适量,蒜5粒,香葱一把,姜丝少许

做法:
1、茶树菇洗净,切段,控干水分,美人椒,切片,香葱切段,干辣椒切段。
2、肉丝下锅煸炒熟,盛出待用。
3、再下油,干辣椒姜丝煸炒出香味,下蒜片,炒炒,下茶树菇,煸炒至塌秧,下美人椒和肉丝,加入少许酱油,鸡精,盐,快出锅的时候加入香葱段。

茶树菇炖肉

茶树菇茶树菇炖肉

做法:

1、干茶树菇泡发,五花肉切片。
2、将两者一起倒入高压锅炖半小时,撒盐和葱花就OK了!(饿了要吃,没等电紫砂煲了~)

PS:泡茶树菇的水留着一起炖,另外不要放鸡精了,本身就很鲜美~

茶树菇煲土鸡

茶树菇茶树菇煲土鸡

做法:

1、茶树菇先洗干净拿淡盐水泡上一小时(水放足,呆会就不另外加水了),土鸡半只斩大块;
2、取电紫砂煲,倒入1;
3、通电煲上两小时出来调盐味就OK了~

PS:不用另外加鸡精了,很鲜美。

茶树菇炒爽肉

主料:茶树菇750克

辅料:酱肉条200克、大葱100克、些许笋丝

茶树菇茶树菇炒爽肉

调料:蚝油泡小米椒、鸡精、味精花生油鲍鱼汁

制法:

1、先将茶树菇洗净,调味蒸熟,酱肉洗净蒸熟切成条。

2、放入花生油,加入酱肉炒香,加茶树菇、笋丝、小葱头、蚝油、鲍鱼汁、鸡精、味精,起锅即成。

参考资料回目录
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标签: 茶树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