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14健康网 >> 营养价值

最新历史版本 :墨鱼 返回词条

墨鱼墨鱼
墨鱼是贝类,属软体动物门,头足纲,十腕目,乌贼科。它有三个属(金乌贼属:有金乌贼等9个种;无针乌贼属:中国只有曼氏无针乌贼一个种,浙江产量最多;后乌贼属:有图氏后乌贼)。中国所指的“墨鱼”或叫“乌贼”,大多是中国东海主产的“曼氏无针乌贼”和“金乌贼”两个种,这才是它们的“尊姓大名”。两者的外形差别不大,主要差别是:前者胴部卵圆形,稍瘦,无骨针,干制品叫“螟虫甫鲞”;后者有骨针,干制品叫“乌贼干”。

目录

[显示全部]

基本简介回目录

墨鱼墨鱼
墨鱼亦称乌贼鱼、墨斗鱼、目鱼等。干者叫明鱼。属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,产地分布很广,中国、朝鲜、日本及欧洲各沿海均有出产,中国舟山群岛出产最多。墨鱼肉、蛋、脊骨(中药名为海螵蛸)均可入药。李时珍称墨鱼为“血分药”,是妇女贫血、血虚经闭的佳珍。在浩瀚的东海,生长着这样一种生物,它象鱼类一样遨游,但并不属于鱼类,人们习惯称它为“墨鱼”,也叫它为“乌贼”或“乌鱼则”。它是我国著名的海产品之一,在浙江,和大黄鱼、小黄鱼、带鱼统称为“四大经济鱼类”,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。

墨鱼不但味感鲜脆爽口,蛋白质含量高,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而且富有药用价值。墨鱼干和绿豆干煨汤食用起到明目降火等保健作用;“乌贼板”学名叫“乌贼骨”,又是中医上常用的药材,称“海螵蛸”。然而,大名鼎鼎的“墨鱼”,似鱼非鱼,没有鱼类的基本特征(如骨骼、、鳍等),为何又称其为“鱼”呢?它究竟归属于哪一类呢?让我们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去观察就自然明白。我们的生物学家、水产专家将其归属于贝类。讲到这里,人们不禁要问,它也不象通常所见的贝类。如泥蚶、缢蛏、文蛤、贻贝、鲍鱼、螺丝等,外边都有或单或双的贝壳,这些贝类的外貌与它大相径庭,它应该属于“四不象”,无类可归。

习性生活回目录

墨鱼墨鱼
墨鱼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软体动物,之所以与普通的贝类不象,有其生存的演变过程。习见的贝类,由于背着重重的贝壳,或埋栖在滩涂里,或匍匐在岩礁上,或用足丝附着于固着物上,守株待兔式地滤食着细小的浮游动植物,活动范围很小,移动速度很慢;而墨鱼为了主动出击掠取高营养食物,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,因而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,外型有了很大的变化。为了适应游泳,它的身体渐呈卵圆形、腹背扁;贝壳退化成一个石灰质的小舟板,被越来越发达的外套膜所包裹,形成胴部;作快速运动时,没有鱼类尾鳍的摆动功能,就利用液压原理,把吸进的水经嘴巴喷射出一道水柱,借以推动身体前进,瞬间游动速度可超过普通鱼类;特别是遇到敌害时,不但象火箭似地作反向逃离运动,还会施放“烟幕弹”,从墨囊里喷出“墨汁”,制造屏障,迷惑对方,然后逃之夭夭;并且,“墨汁”中含有毒素,可以用来麻痹敌害,起到较强的御敌效果。不过,这种“墨汁”需要储积相当长的时间,所以墨鱼非到万分危急时刻,是不肯轻易喷放“墨汁”的。平时,墨鱼在漫游时,一般靠两侧肉翼和头部腕足作正向运动,它既是“双向运动者”,又是“反向短跑健将”。

由于它象鱼类一样游泳,且腹腔里藏有墨囊,所以沿海渔民把它叫做“墨鱼”,这是它的俗名;而它在分类学上归于贝类,是有科学依据的。贝类的基本结构是:身体柔软,不分节或假分节,通常由头部、足部、躯干部(内脏囊)、外套膜、贝壳五部分组成;除瓣鳃纲外,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;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、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;体腔退缩为围心腔。属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。我国沿海各地均有出产,以舟山群岛出产最多。每年广东2~3月,福建4~5月,浙江5~6月,山东6~7月,渤海10~11月为出产旺季。

分头、胴体两部分:头部前端有五对腕,其中四对较短,每个腕上长有四行吸盘,另一对腕很长,吸盘仅在顶端;胴体部份稍扁,呈卵圆形,灰白色,肉鳍较窄,位于胴体两侧全缘,在末端分离,背肉中央一块背骨(即海螵蛸)。雄的乌贼背宽有花点,雌的肉鳍发黑。中国产墨鱼主要分布在黄海,渤海一带,越冬期为12月至竖年3月底,4月后离开越冬埸而进入产卵、洄游,由南向北。此种墨鱼肉厚味美,属海味珍品。

结构特征回目录

墨鱼通过漏斗喷射水流形成反作用力推动身体前进。用触腕凶猛掠食,以游泳浮游生物为食;同时本身又被金枪鱼、鲨鱼、带鱼、鳗鱼、抹香鲸等捕食。雌雄异体,用茎化腕传送精荚,产出的卵粒象成串的葡萄附着其它物体上,雌雄亲体双双用漏斗,向卵进行喷水清洗。

墨鱼墨鱼
1、体分头部、足部和胴部

2、石灰质内壳;

3、心耳和鳃的总数相同,为2个;

4、口内有颚片和齿舌;

5、神经系统高度集中,有复杂脑的结构。

口:顶部中央。

眼:1对,两侧。

嗅觉陷:眼的后方,靠近外套膜的边缘,

漏斗陷:头部腹面的凹陷,漏斗贴附部位。

足部:分腕和漏斗两部分。

漏斗:足特化而成,腹面;运动,排泄物、生殖产物和墨汁排出的通道。

触腕:基部粗大,顶端尖细,内侧生有吸盘

共有10条触腕,第3、4对腕之间有1对是专门用来捕捉食物的触腕。比较狭长,可以完全缩入基部的触腕囊中。触腕上通常具有1个很长的柄,柄的顶端呈舌状,称触腕穗,内生吸盘,有时还有钩,主要用来攫取食物。

生存现状回目录

墨鱼墨鱼
分布海域:多分布于高盐温暖的海洋中,近海、远洋,水层、海底均有分布。

经济意义:

1、食用;
2、药用;
3、饵料用,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。

捕捞季节:沿海的捕获季节南早北晚,舟山捕获时节为5-6月。

中国近海渔场有鱼类l700多种,主要经济鱼类70多种,其中大黄鱼、小黄鱼、带鱼、墨鱼是中国人民喜欢食用而且产量较大的海洋水产品,被称为“中国四大海产”。可惜,由于过度捕捞,这四种海洋水产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。其中大、小黄鱼,已经多年形不成渔汛,年产量由几十万吨下降到3-5万吨;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墨鱼种质资源明显衰减,产量急剧下降。

人工繁殖:养殖墨鱼技术是国际难题。从2004年开始,人工养殖墨鱼才在中国宁波获得成功。养殖技术和规模还有待提高。

营养成分回目录

每100克墨鱼的营养成分

硫胺素  0.02 毫克
脂肪 0.9
叶酸 7.2 微克
能量 83 千卡
烟酸 1.8 毫克
15 毫克
400 毫克
13.9 微克
1 毫克
37.52 微克
0.1 毫克

碳水化合物 3.4
维生素E1. 49 毫克
蛋白质 15.2
胆固醇 226 毫克
核黄素 0.04 毫克
165 毫克
165.5 毫克
39 毫克
1.34 毫克
0.69 毫克

墨鱼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以上数据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著的《中国食物成分表(2002)》。不得用于其他的用途。

1、墨鱼含丰富的蛋白质,壳含碳酸钙、壳角质、粘液质、及少量氯化钠、磷酸钙、镁盐等;

2、墨鱼中的墨汁含有一种粘多糖,实验证实对小鼠有一定的抑癌作用。

一般人群均能食用

1、适宜阴虚体质,贫血,妇女血虚经闭,带下,崩漏者食用;

2、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;高血脂、高胆固醇血症、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应慎食;患有湿疹、荨麻疹、痛风、肾脏病、糖尿病、易过敏者等疾病的人忌食;乌贼鱼肉属动风发物,故有病之人酌情忌食。

中药价值回目录

墨鱼墨鱼
性能:味甘,性寒。归脾、胃经。能补脾益气,利水。

应用:
1、用于脾虚水肿,脚气,小便不利。可配伍冬瓜、葱白做羹食之。
2、用于风疮顽先疥癞年久不愈者。如《医林集要》方,用本品填入苍耳叶,加水以小火煨熟,去皮骨淡食。含蛋白质、脂肪、钙、磷、铁以及维生素B1、B2和烟酸等。.

《医林篡要》:作脍食,大能养血滋阴,明目去热。
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滋脾肾,补血脉,理奇经,愈崩淋,利胎产,调经带,疗疝瘕.最益妇人。

《本草求真》:其味珍美,食则动风与气。

墨鱼壳,既“乌贼板”,学名叫“乌贼骨”,也是中医上常用的药材,称“海螵蛸”,是一味制酸、止血、收敛之常用中药。

墨鱼含蛋白质13%,而含脂肪仅为0.7%,是可经常食用的滋补海味,即使是肥胖者或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,适量吃也无妨。墨鱼还含磷、钙、锌、铁、镁、糖、维生素B族等等营养成分,炒、蒸、炖、煮等法皆
可。墨鱼性干、味甘咸、入肝肾二经,有滋肝肾、补血脉之功。

《本草求真》中记载,乌贼鱼“入肝补血,入肾滋水强志。”入肝者,是指其补血的作用;入肾,是有滋阴之功。由于其有良好的补血作用,因此常吃墨鱼对妇女血虚性月经失调,如月经过多或月经提前等,有止血调经及减少经量的作用;妇女带下清稀,腰疼、尿频等,多吃墨鱼也有好处。

至于墨鱼的墨液,也含有多种有益的成分,它包含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等有机化合物,除了提供营养、有助于促进胃液的分泌之外,还可以用于食疗。国外研究人员从乌贼墨中提取出一种抗癌物质,它是一种由糖、蛋白质、类脂等组成的复合糖。他们在30只老鼠上接种癌细胞,再给其中15只服用复合糖。结果没服用这种物质的老鼠全部死亡,服用复合糖的老鼠中有9只治愈,其余的也都延长了寿命。女子一生、不论经、孕、产、乳各期食用皆宜,有养血、通经、安胎、利产、止血、催乳之功效。

根据民间食疗经验,治白带过多,可取鲜墨鱼2个,洗净,取瘦猪肉250克切片炖熟,以食盐调味,每日1次,5日为一个疗程。治月经过少或闭经,用墨鱼肉、桃仁适量共煮食、每日一次,至月经增多或月经来潮为止。治子宫出血,取数个墨鱼的墨汁煮汤服。对产后缺奶者、宜进食墨鱼、章鱼合煮的肉汤。墨鱼的背部有一块石灰质的骨头,俗名乌贼骨,医书上称为海螵蛸。该骨含有碳酸钙、磷酸钙胶质、有机质及氯化钠等,有止血、止滞、涩精止遗、制酸止痛的功效,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。

民间传说回目录
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有一年南巡到海边,和众随从都被黄海的美景迷住,一太监观赏得乐不可支,竟将一只装有文房四宝和奏章的白绸袋子丢失在海滩上,天长日久,袋子受大海之滋润,得天地之精英,变为一个小精灵,袋身变成雪白的肉体,两根袋带变成两条腕须,袋内的墨裹在肉体中的墨囊内,小精灵生活在海里,神出鬼没,一遇强敌,即鼓腹喷出墨汁把水搅黑,趁机逃之夭夭,小精灵喷射墨汁,行动神速如贼,故后人又称墨鱼为“乌贼”。

参考资料回目录

1、《中国动物志》
2、《中国食物成分表(2002)》
3、http://www.gmw.cn/CONTENT/2005-12/31/content_354537.htm
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标签: 墨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