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14健康网

倪维德发表评论(0)编辑词条

倪维德(1303~1377年)
    倪维德.字仲贤,晚号敕山老人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祖籍大粱,后迁居吴地。
    【生平事迹】倪维德世代业医,祖、父都有医名。维德自幼习儒,长乃习医,以《内经》为宗。当时的医生多遵崇《和剂局方》.因此很难适应多种疾病的治疗,维德则钻研金、元诸名医的著作,施用于临床,很有疗效。穷人求治,不仅授药,而且赠送煎药罐,他常说“医为儒者之一事”,为儒者不可不兼医。
    倪氏治学不拘泥于一家之言,他认为刘完素、张子和主攻。李东垣主补中气,乃是随时代形势变化而产生的治病主张,因而临证时处方用药不可拘于一说。又主张医者当通盘学习伤寒、内伤、妇女、小儿诸法。不可单业某一科,所以他通于临床各科,尤精于眼科,著有《原机启微》2卷(1370年)为现存较早的眼科专著。
    【学术思想】倪氏以病因病机分类眼病,审因论治,立法处方,并把眼病与人体功能及外部环境联系起来,开创综合辨证之先河,对后世眼科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。
    l.学本东垣,立足脾胃。倪氏在学术思想上全面接受了东垣的观点。在李东垣“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”及“胃气一虚,耳、目、口鼻俱为之病”的思想基础上,倪氏强调指出脾胃受损是产生多种目病的主要原因。如论目翳形成之因曰:“为服寒凉药过多,脾胃受伤·生意不能上升,渐而至也。”在“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”中指出:“七情五贼总伤二脉,饥饱伤胃,劳役伤脾,戊已既病,则生生自然之体,不能为生生自然之用,故致其病。”受东垣阴火说的影响.他在论内障目病时亦认为:“劳役过多,心不行事,相火代之,……相火者,心包络也,主百脉上荣于目,火盛则百脉沸腾.上为内障。与东垣之说同出一辙;其所用方剂冲和养胃汤和益气聪明汤.均为补脾益气之品。倪氏从病因分目病为18类,而从脾胃立论选方共9类,其疗目方剂共46首.源于东垣者有l2首,可见他受东垣学说影响之大。
    2.诊重整体,突出望诊。倪氏精于眼局部之望诊,常以之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,如白睛望诊,观察白睛充血的形态、色泽;黑睛望诊注意观察黑睛生翳的形态大小.溃陷与否.以及色泽变化.瞳孔望诊观其大小,形态和色泽,充分突出了眼科诊断的特点。同时他还重视整体问诊,如发病史、二便、饮食情况、口渴与否以及伴随症状,了解患者全身状况.作为辨证之依据。开创了眼科病证综合辨证之先河。
    3.以因概病,辨证施治。倪氏以前眼病分类多采用以症状分类,不仅分类繁多.难以记忆和运用.而且未能揭示相互间的内在联系,不利于临床治疗。倪氏首创病因分类.把眼科疾病分为淫热,风热、七情五贼,血凝、气散、血气不分、热积等18类,以因概病异中求同。同时又注意同中求异,辨证施治。如“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”一节.以具备七情五贼劳役饥饱损伤脾胃的共同病因病机,且具有“其病红赤睛珠痛.痛如针刺.应太阳眼睫无力,常欲垂闭.不敢久视,久视则酸疼,生翳皆成陷下,所陷者或圆或方.或长或短,或如点,或如缕,或如锥,或如凿”为共同之主症,概括了若干黑睛和白睛病变,可谓异中求同。但该类病变有元气下陷不能升发,而表现为黑睛陷翳为主症者.有血滞挟风,睛珠疼捕不可忍者;有寒药伤阳.真气不通九窍者。故在使用升发清阳类药物的同时,又有柴胡复生汤、当归养荣汤和助阳活血汤等不同.体现了同中求异.辨证施治的特色。
    4.内外兼治,择优而用。手术疗法与药物治疗为中医眼科治疗不可偏废的两条途径.倪氏治目病主张内外兼施,择优以用。他对眼科手术,从适应证到手术过程,以及对预后的估计均有完整论述.他曾论述了胞生痰核、胬肉攀睛、倒睫拳毛和圆翳内障的手术疗法,如论金针拨障术谓:“先令病者,以冷水洗眼如冰,……用左手大指次指按定眼珠,不令转动,次用右手持鸭舌针,去黑睛如末许,针之令入,白睛甚厚,欲入甚难.必要手准力完,重针则破:然后斜回针首,以针刀刮之,障落则明。”其对冷麻醉、切口选择和手术过程,描述细致入微。
    总之,倪氏继承和发展了东垣的脾胃学说,并用之指导眼科疾病的诊治.对眼病的分类首倡以病因为主的分类法,治疗除以内服药为主.还视病情配合使用手术、外洗、搐鼻、点药等外治法.为中医眼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。
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
标签: 倪维德 原机启微 眼科 手术疗法

收藏到: Favorites  

同义词: 暂无同义词

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(共0条)发表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