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方来源: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五引《产经》。
别名:拓痞丸
组成:桂心3分,曾青(无,代以空青)3分,牡丹3分,鳣头甲(头渍,炙令黄色)3分,干姜3分,蜀漆7分,细辛6分,龙胆5分,附子4分(炮)。
主治:小儿痞,面黄羸瘦,丁奚不欲饮食,食不生肌肤,心中嘈嘈烦闷,发时寒热,五脏胪胀,腹中绕脐痛,常苦下。
用法用量:每服2丸,1日3次。
制备方法:上药治下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用药禁忌:忌猪肉、鱼、生菜等物。
附注:拓痞丸(《普济方》卷三九三)。方中鳣头甲,《幼幼新书》引《婴孺方》作
处方来源:《医心方》卷二十五引《产经》。
别名:拓痞丸
组成:桂心3分,曾青(无,代以空青)3分,牡丹3分,鳣头甲(头渍,炙令黄色)3分,干姜3分,蜀漆7分,细辛6分,龙胆5分,附子4分(炮)。
主治:小儿痞,面黄羸瘦,丁奚不欲饮食,食不生肌肤,心中嘈嘈烦闷,发时寒热,五脏胪胀,腹中绕脐痛,常苦下。
用法用量:每服2丸,1日3次。
制备方法:上药治下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用药禁忌:忌猪肉、鱼、生菜等物。
附注:拓痞丸(《普济方》卷三九三)。方中鳣头甲,《幼幼新书》引《婴孺方》作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同义词: 暂无同义词
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(共0条)发表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