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方来源:《痧胀玉衡》卷下。
别名:竹五、二十九号升象方
组成:苏木2两,白蒺藜(捣去刺)1两,红花1两,玄胡索1两,桃仁(去皮尖)1两,独活3钱,五灵脂7钱,降香6钱,姜黄6钱,赤芍药6钱,大黄5钱,乌药4钱,山棱4钱,蓬术4钱,陈皮4钱,青皮4钱,皂角刺4钱,香附(酒炒)4钱。
主治:痧毒血瘀成块,坚硬突起不移者。
用法用量:每服2钱,温酒下。
制备方法:上为细末。
附注:竹五(《痧症全书》卷下)、二十九号升象方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一)。
处方来源:《痧胀玉衡》卷下。
别名:竹五、二十九号升象方
组成:苏木2两,白蒺藜(捣去刺)1两,红花1两,玄胡索1两,桃仁(去皮尖)1两,独活3钱,五灵脂7钱,降香6钱,姜黄6钱,赤芍药6钱,大黄5钱,乌药4钱,山棱4钱,蓬术4钱,陈皮4钱,青皮4钱,皂角刺4钱,香附(酒炒)4钱。
主治:痧毒血瘀成块,坚硬突起不移者。
用法用量:每服2钱,温酒下。
制备方法:上为细末。
附注:竹五(《痧症全书》卷下)、二十九号升象方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一)。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标签: 苏木散
同义词: 暂无同义词
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(共0条)发表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