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方来源:《吴鞠通医案》卷三。
组成:蜣螂虫1两,降香3两,小茴香3两(炒),穿山甲3两(炒),片姜黄3两,归须4两,川楝子3两,两头尖2两,海桐皮3两,口麝3两,滴乳香1两,地龙(去泥)2两。
功效:缓通肝络。
主治:痹证病久入络,夹痰饮疝瘕,六脉洪大。
用法用量:每服2钱,每日2-3次,服2月而止。
制备方法:上为细末,酒、水各半为丸。
处方来源:《吴鞠通医案》卷三。
组成:蜣螂虫1两,降香3两,小茴香3两(炒),穿山甲3两(炒),片姜黄3两,归须4两,川楝子3两,两头尖2两,海桐皮3两,口麝3两,滴乳香1两,地龙(去泥)2两。
功效:缓通肝络。
主治:痹证病久入络,夹痰饮疝瘕,六脉洪大。
用法用量:每服2钱,每日2-3次,服2月而止。
制备方法:上为细末,酒、水各半为丸。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标签: 蜣螂丸
同义词: 暂无同义词
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(共0条)发表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