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方来源:《明医杂著》卷六。
别名:芦荟丸、大芦荟丸、小芦荟丸
组成:胡黄连1两,黄连1两,芦荟1两,木香1两,芜荑(炒)1两,青皮1两,白雷丸1两,鹤虱草1两,麝香3钱。
主治:小儿疳积,体瘦发热,耳或口鼻生疮,或眼中生翳。小儿肝脾疳积,体瘦热渴,大便不调;或瘰疬结核,耳内生疮。下疳溃烂或作痛;及小儿肝积发热,口鼻生疮,或牙龈蚀烂。小儿肝经积热,眼中生翳。
用法用量:每服1钱,空心白汤送下。
制备方法:上为末,蒸饼糊为丸,如麻子大。
附注:芦荟丸(《外科理例
处方来源:《明医杂著》卷六。
别名:芦荟丸、大芦荟丸、小芦荟丸
组成:胡黄连1两,黄连1两,芦荟1两,木香1两,芜荑(炒)1两,青皮1两,白雷丸1两,鹤虱草1两,麝香3钱。
主治:小儿疳积,体瘦发热,耳或口鼻生疮,或眼中生翳。小儿肝脾疳积,体瘦热渴,大便不调;或瘰疬结核,耳内生疮。下疳溃烂或作痛;及小儿肝积发热,口鼻生疮,或牙龈蚀烂。小儿肝经积热,眼中生翳。
用法用量:每服1钱,空心白汤送下。
制备方法:上为末,蒸饼糊为丸,如麻子大。
附注:芦荟丸(《外科理例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标签: 九味芦荟丸
同义词: 暂无同义词
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(共0条)发表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