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方来源:方出《千金》卷二十二,名见《串雅外编》卷二。
组成:附子。
主治:痈疽久漏,疮口冷,脓水不绝,内无恶肉。
用法用量:削令如棋子,安肿上,以唾贴之,乃灸之,令附子欲焦。复唾湿之,乃重灸之,如是3度,令附子热气彻内即愈。
各家论述:《串雅外编》选注;附子性温,加艾热灸能促进寒性脓肿周围循环增强,有助于排脓、收敛。
处方来源:方出《千金》卷二十二,名见《串雅外编》卷二。
组成:附子。
主治:痈疽久漏,疮口冷,脓水不绝,内无恶肉。
用法用量:削令如棋子,安肿上,以唾贴之,乃灸之,令附子欲焦。复唾湿之,乃重灸之,如是3度,令附子热气彻内即愈。
各家论述:《串雅外编》选注;附子性温,加艾热灸能促进寒性脓肿周围循环增强,有助于排脓、收敛。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标签: 附子灸
同义词: 暂无同义词
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(共0条)发表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