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方来源:《千金》卷十。
别名:甜葶苈丸、葶苈丸
组成:大黄2两,葶苈子2两。
主治:黄疸,大小便难,喘息促。
用法用量:未食服30丸,每日3次。病愈止。
制备方法: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各家论述:《千金方衍义》:(本方)从《金匮》大黄消石汤化出。被用消石之辛温,以行大黄、栀、柏之苦寒;此用葶苈佐大黄之开泄,不必复用消石之散结也。识此变通之法,可推《金匮》妙用也。
附注:甜葶苈丸(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)、葶苈丸(《普济方》卷一九五)。
处方来源:《千金》卷十。
别名:甜葶苈丸、葶苈丸
组成:大黄2两,葶苈子2两。
主治:黄疸,大小便难,喘息促。
用法用量:未食服30丸,每日3次。病愈止。
制备方法: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各家论述:《千金方衍义》:(本方)从《金匮》大黄消石汤化出。被用消石之辛温,以行大黄、栀、柏之苦寒;此用葶苈佐大黄之开泄,不必复用消石之散结也。识此变通之法,可推《金匮》妙用也。
附注:甜葶苈丸(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)、葶苈丸(《普济方》卷一九五)。
→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词条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0
标签: 大黄丸-1
同义词: 暂无同义词
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(共0条)发表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