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夜半 ①指子时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肝病者,平旦慧,下晡甚,夜半静。”详子时条。 ②泛指夜间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卫气昼日行于阳,夜半行于阴。”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血噎膈 病名因瘀血停滞胸膈所致的噎膈证。《医方考》卷三:“血噎膈者,或因跌扑,或因怒,血积胸膈,久久凝结,令人妨碍饮食,得热则宽,得寒则痛是也。”又名血膈。参见该条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杨邺 宋代(?)医家履贯欠详,著述较,计有《婴儿论》、《五脏论》、《三十六风论》、《产后十九论》、《小儿方术论》等,惜均未见行世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阳旦证 病证名即桂枝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证象阳旦。”成元己注:“阳旦,桂枝汤别名也。”《金匮要略·妇人产后病脉证治》:“阳旦证续在耳,可与阳旦汤。”旁注:“即桂枝汤。”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医师 古代医者职位名周代掌管医药行政及医疗工作的最高长官。《周礼·天官》载:“医师上士二人、下士二人、府二人、史二人、徒二十人,掌医之政令,聚毒药以供医事。”郑康成注“医师,众医之长。”北周、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状如鱼胞 病证名系指气轮肿起,不紫不赤,状若鱼胞的病证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状如鱼脬、气胀、白睛浮壅。本病因热邪壅遏于肺,气机不得宣畅所致。证见目之白睛肿胀,其色不赤紫,或仅见水红色,或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阳窍 人体器官名指人体面部的孔窍,眼、耳、口、鼻等。头面诸阳之会,故称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。”马莳注:“七窍者,阳窍也。”参七窍条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