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不嗜食 证名自觉饥饿,但不欲食。由寒湿阻胃或脾胃运化失常所致。《灵枢·惑论》:“胃气上逆,则胃脘寒,故不嗜食也。”治用平胃丸、泻脾丸、茱萸丸、升阳益胃汤等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醋心 出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六气病》指吞酸之轻症,又称中酸。《医学正传·吞酸》:“或微而止为中酸,俗胃之醋心。”详见吞酸、吐酸条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出形紫黑 病证名出《幼科全书》。痘疹见形的重证。痘疮已出见形之初,应视其痘的根窝,以辨别其轻重。如形充肥、色红活者,气血和畅,毒气发越的吉兆。若见形扁而塌,色枯而黑者,此为内外毒气壅遏,营气不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鬼疟 病名 ①疟疾发作无常,或恶梦、恐惧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二:“鬼疟者,由邪气所也。其发作无时节,或日三两度寒热,或两日一度发动,心神恍惚,喜怒无恒,寒则颤掉不休,热则燥渴不止,或差而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耳垂 ①解剖部位名耳轮下端之柔软部分。又名耳坠、耳垂珠。 ②经外穴名。出《刺疔捷法》。在耳垂面中点。主治锁口疔等。直刺0.1寸,或点刺出血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恶中 病名因受不正之气侵袭所致类中风病。见《万病回春》。又名中恶。证见手足逆冷,肌肤粟起,头面青黑,精神不守,或错言妄语,牙闭口紧,昏晕不知人。治用苏合香丸灌服。俟少醒,服调气平胃散(《医宗必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脾热涎 病证名指脾经风热上壅而多涎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:“儿多涎者,风热壅结,在于脾脏,积聚成涎也。若涎多,即乳食不下,涎沫结实,而生壮热也。”治宜清脾泄热,方用泻黄散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