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翻喉 病证名系指口吐血丝如虫,扯之不出,触之痛剧的病证。类似今之剥脱性食管炎。本病由心肺气虚、食管翻出所致。治宜补元气,方用独参汤浓煎服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脾横 经外穴名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治脾横方,四肢寒热,腰疼不得俯仰,身黄,腹满,食呕,舌根直,灸第十椎上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处,各七壮。”《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经外穴,名脾横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两睑赤烂 病证名系指眼弦红赤溃烂的病证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目之两睑赤烂者何也?……风邪客于腠理,湿气相争,停于两睑,目时赤烂,湿之故也。”参见眼眩赤烂条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八椎下 经外穴名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在背正中线,当第八、九胸椎棘突之间。主治疟疾。微向上斜刺0.5-1寸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鼻頺 病名系指鼻涕下流的病证。頺,《正字通》:“颓字之伪。”其病因,《医学原理》卷七:“如胆移热于脑鼻頺、鼻渊。”治宜用防风通圣散加减。参见鼻渊条。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