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疹 证名 ①指温热病发疹。见《伤寒九十论·发斑证》。又称疹子。《温热经纬·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:“或云头隐隐,或琐碎小粒者疹”。“疹从血络而出,属经。”由风热郁肺,内闭营分,从血络外出所致。为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真眩运 病证名突发头目昏晕旋转,伴有恶心、呕吐的病证。《医林绳墨·眩运》:“其症发于仓卒之间,首如物蒙,心如物扰,招摇不定,眼目昏花,如立舟船之上,起则欲倒,恶心冲心,呕逆奔上,得吐少苏,此真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周垣综 清代医家字公鲁。东海(今属江苏)人。少病,及长,潜心医学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充幕僚,供职于雍丘(今河南杞县),人知其善医,乃求治于门,多获良效,遂积十余年间行医经验,编成《颐生秘旨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针艾 刺灸治疗的主要工具和材料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鑱石针艾治其外。”针用于刺,艾用于灸。针艾是从用具而言,刺灸是从应用言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曾世荣(1253-1332?年) 元代医家字显德,号育溪,又号演山翁。衡阳(今属湖南)人。幼习举业,及长,从世医刘思道学医,以幼科知名于时。曾将其师所遗方论、诗诀等详加编次,又集平时论证和方剂,合成《活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朱小南(1901-1974年) 现代医学家原名鹤鸣,江苏南通人。后徙居上海。其父朱南山沪上名医,小南随父临证学医。二十岁开始悬壶,为人治病,尤以妇科见长。后继任其父之中国医学院院长职,并组织学术团体,研[阅读全文:]
摘要: 郑重光(1638-1716年) 清代医家字在辛,号素圃,晚号完夫。安徽歙县人。康熙元年(1662年)父病重,久侍汤药,后亦患病。叹时医之术不精,遂博览《内经》以下诸医书,彻悟医理,治病有奇效。临证详慎周密,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