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子舌胀 病名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热结于舌下,复生小舌子,名曰子舌胀。”本病由舌下血脉肿胀而形成。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。详见重舌条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张鸿 ①清代医家江苏华亭人,生平欠详,著有《医案续编》、《医科约指》,者有刊本行世,后书未见流传。 ②清代医家。字柳吟,字信堂。无棣(今属山东)人。精于医理,与名医王孟英交往甚密,除鉴定王氏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荥穴 五输穴之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所溜荥。”意为脉气至此渐,犹如泉之已成小流,故名。荥穴分布在指(趾)、掌(跖)关节附近,其临床应用,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曰:“病变于色者,取之荥。”[阅读全文:]
摘要: 中毒性肺炎 西医病名小儿肺炎中较严重的。属中医温病范畴。临床表现起病急骤,来势凶猛,高热,嗜睡,昏迷,惊厥,循环及呼吸衰竭等。由热邪侵袭,气分热炽,灼肺伤津,进而热入营血,扰及心神所致。气分热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奚凤鸣 明代医生上海(今上海市)人。少习疡医,善治痈疽。认痈疽中间溃烂,四周积有腐溃物时,非吸之不能尽。故治此病时,招募人先用苦酒嗽口后,去吮痈疽。对贫穷病人,则亲为吮痈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周之干 明代医学家(约1508-1586年)号慎斋。宛陵(今安徽宣城)人。中年因病自习医学,潜心研究《内经》,私淑张元素、李东垣,参以刘河间,后又就正于薛己之门,问难月,豁然贯通。精通脉学,擅长于内伤证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诸阳之本 人体部位名指四肢。因脾主四肢,四肢禀气于脾胃,胃五脏六腑之海,足阳明胃经行气于三阳,故称四肢为诸阳之本。《素问·阳明脉解》:“四支者,诸阳之本也。” 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