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汤熨 治疗学术语系外治法。用热汤装在容器内熨按身体局部的治法。与现代之热敷相似。有疏通腠理,改善循环的作用。尤对局部病症有效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或痹不仁肿痛,当是之时,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童痨 病证名吴道源《女科切要》:“室女经水既通,而至期复又不来者,面黄肌瘦,内热,是童痨。”参见室女经闭成劳条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天蛇头 病名系指部疔疮之。出《证治准绳·外科》卷三。又名发指,又名蛇头疔、天蛇毒。即手中指或其他手指头所生结毒,焮肿赤痛,或剧烈跳痛。《外科正宗》治天蛇毒初起红肿,发热疼痛彻心者宜用雄黄散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胎瘤 病名新生儿先天性瘤肿之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亦名红丝瘤。本病因母体蕴热又兼瘀血凝滞而成。证见新生婴儿头上、胸乳间局限性肿起,色紫微硬,漫肿微疼,或或小。大者如馒头,小者似梅李。治宜用针刺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托腮痈 病名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由胃火邪热壅盛;或过食醇酒厚味,热毒内蕴所致。症见腮下红肿,形如托腮之状,疼痛,饮食吞咽有碍。治宜解毒泻火、清热消肿。方可选用普济消毒饮加减。参见兜腮痈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