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上腭穴 经外穴名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在上腭腭缝际端,当齿龈上缘中点处。主治黄疸等。斜刺0.1-0.2寸,或点刺出血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沈好问 元代医家字裕生,号启明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其先世尝供职宋太医院,业小儿医。好问取家藏医籍,研读年。因天资聪颖,治疾皆有效。尤以痘疹之证最得心应手,常剂奏效。后入太医院任院判。尝著《[阅读全文:]
摘要: 色夭 病状名皮肤色泽枯槁无华。见于久病、津液气血严重耗损的患者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液脱者,骨属屈伸不利,色夭。”参夭然不泽条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水泉 ①经穴名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足少阴之郄穴。在足内侧,内踝后下方,当太溪直下1寸,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。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,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及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。主治月经不调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室女逆经 病名指女子(原本指未婚女子)因逆经而导致眼部出血之病证。亦称女子逆经,女子涩经赤涩,女子血气逆流,逆经目赤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,过期不行,则血逆于上,注于目,[阅读全文:]
摘要: 神珠自胀证 证名指目珠之胀痛突起之证。因风邪湿热、气胜怫郁、瘀滞络阻等所致。临床宜辨证施治。 [阅读全文:]
摘要: 暑气呕吐 病证名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由暑气入于肠胃,中气不足所致。症见头眩目暗,呕吐暴作,身热恶寒,烦渴引饮,齿干唇焦,腹中疼痛,小便赤色,或混浊涩短。脉虚而涩,或可见沉细、躁疾、伏脉。明·秦[阅读全文: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