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出处:《金匮要略》 本方由甘草、白术、干姜、茯苓四味药物组成。用于寒湿伤脾之身体重、腰及腰以下冷痛重着,转侧不利,但饮食如常,口不作渴,小便自利的肾着病;及阳气不行而致的胞痹证,证见少腹膀胱胀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出处:《原机启微》 本方由石斛、天门冬、茯苓、甘菊花、干山药、麦门冬、熟地黄、肉从蓉、青葙子、生地、枸杞子、羚羊角、草决明、杏仁、五味子、白蒺藜、川芎、炙甘草、黄连、防风、乌犀角、牛膝诸药组成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出处:《内外伤辨惑论》 本方由人参,麦冬、五味子三种药物组成。用于气阴不足之体倦气短,口渴多汗,咽干舌燥;或久咳伤肺,脉来虚弱者。有益气生津,敛阴止汗之功。 本方人参善补气,麦冬能清气,五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出处:《春脚集》 本方由丁香、木香、沉香、藿香、乳香、降香、香附、檀香、诃子肉、僵蚕、郁金、天麻、礞石、瓜蒌仁、莲子心、甘草、麝香、琥珀、朱砂、牛黄、苏合香、安息香、冰片等二十三味药组成,白蜜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出处:《景岳全书》 本方由人参、制附子、炒干姜、炙甘草、乌梅肉诸药为末,加水拌湿,蒸后烘干研匀,温水调服。用于治疗脾胃虚寒,滑脱至甚;或泄利不能止;或气虚下陷,二阴血脱不能禁者。有温补脾肾、固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出处:《景岳全书》 本方由全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炮姜、炙甘草五种药物组成,加黄酒、童便同煎。用于产后恶露不行,小腹冷痛之证。有活血化瘀,温经止痛之功。 唐容川云:「既产之后,身痛腰痛,恶血不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出处:《验方新编》 本方由金银花、玄参、当归、甘草四味药物组成。用于脱疽(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), 证见患处黯红,微热微肿,痛甚,烦热口渴,或则溃烂,脓水淋漓,舌红脉数等。功效清热解毒,活血[阅读全文:]
摘要: 出处:《金匮要略》 本方由干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泽泻、茯苓、牡丹皮、桂枝、附子八味药物组成。用于肾阳不足,证见腰痛腿软,下半身常有冷感,少腹拘急,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,小便不利或频数等。有温补肾[阅读全文:]